安徽优乐果蔬配送有限公司-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

珍稀食用菌种植让荒山变“金山”
日期:2017-11-30    浏览:195    []  []

            初冬时节,万物随着骤降的温度逐渐失去生机。但在贵阳市白云区的冷水村,成片的冬荪却在树林里肆意生长。再过些时日,这些冬荪就能以最佳状态上市销售,这里的村民,也将因为冬荪获得一笔可观收入。

         “种了几十年蔬菜,从来不知道这里还能种冬荪,这可比普通蔬菜贵出十几倍,我们今年的收入一定能增收不少。”树林下,村民陈荣福用手轻轻拨开腐叶,乳白色的竹荪蛋如精灵般跃入眼前。陈荣福告诉记者,这些竹荪之所以能落户水村,还得多亏了从省里派来的农业专家。两年来,正是专家们反复实验、挨个宣传、手把手指导,才有了村民这份满满的致富希望。

因地制宜 精准产业定位

         “选好农业产业,关键要因地制宜,做好‘三农’服务,还需因才而异。”这是贵阳市白云区服务“三农”专家团团长吕平常常说的话。

           在贵州省“万名农业专家服务‘三农’行动”开展两年里,白云区专家团由原来的49人增加为55人。 其中,科技副职6人,科技特派员32人,农业辅导员17人。

           作为贵州省农委农产品质检中心的一名高级农艺师,吕平从被派到白云区帮扶的那天开始,就致力带领团队,将科技成果搬到这片土地上,搬进百姓心里。为了更充分发挥科技专家的作用,吕平和团队决定,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技能和特长,围绕果树、蔬菜、食用菌、畜牧、手工艺等产业,分别成立帮扶工作小组,并各自选出组长。作为食用菌组的组长,来自贵州科学院的特派专家向准在进入冷水村之时,就开始关注起当地发展情况,希望尽早为村民们规划出一条可靠的致富路子。向准告诉记者,位于白云区都拉布依族乡的冷水村,有123户人家490余人,80%的村民为布依族。过去,村里的收入大多依靠传统蔬菜种植和外出务工,村民日子过得不愠不火,低收入家庭大有人在。要突破这一现状,必须在发展模式上做出改变。“冬荪是贵州独有的菌类,价值比较高,需在高纬度、低海拔、寡日照的地方种植,冷水村不仅有很好的林木资源,而且气候也相对符合,所以我们觉得可以一试。”作为食用菌种植的资深专家,向准大胆决定。

经过详实的调研和实验,6位组员果然证实了冷水村及白云区其他4个村均适合发展冬荪种植。于是,一场以珍稀食用菌种植为抓手的科技扶贫战役在白云区打响。

科技助力 高价值需“高”投入

         “冬荪、羊肚菌、黑皮鸡枞菌等珍稀食用菌不仅生长周期短、经济价值高、收益见效快,而且种植季节不冲突,每季都能出新产品,是一个非常好的扶贫项目。”说着,向准以冬荪为例算了一笔经济账。

           冬荪种一季管两年。按照目前的保守估算,每亩可产1000斤鲜菇(100斤干菇),每斤干菇可卖到240—350元,每亩可有2万元的收益。如果再将冬荪加工,每亩则可以达到5—7万元的产值,收益远远高于普通蔬菜。

在专家团的建议下,冷水村村委迅速组织起来。然而,村支两委的高度配合,并没有让食用菌组轻松下来。他们深知,珍稀食用菌虽然高产出,但也需高投入,这种投入不仅在经济上,更体现在科技上。

         “和普通蔬菜相比,珍稀食用菌在种植和管理方面难度要大得多。”在食用菌组员邓春英博士看来,冬荪种下去之后,就像母亲怀了自己的宝宝,需要精心呵护才能茁壮成长,这种呵护包括需要随时关注它的生长环境,其生长的温度、湿度、菌丝生长密度等,每个环节都需要十分注意和用心。

            从2016年的600平米“试验田”,到2017年35000平方米,冬荪种植已在白云区的冷水村、大林村、祈山村、小山村、瓦窑村全面推广,但食用菌队员“悬”着的心从未放下。

为了第一时间了解冬荪的种植情况,专家们不仅在每个种植冬荪的基地上将自己的个人电话公开,还建立了专门的微信群,只要种植户有疑问,他们便会以最快时间赶到现场解决。

在亲赴现场指导的同时,针对种植户的系统培训也全面铺开。在这些培训课程中,他们不仅会手把手教村民如何种植冬荪,还会告诉大家如何辨别毒蘑菇。截至目前,举行的10场培训几乎场场爆满,受益群众超过千人。

党建引领 合力决战脱贫攻坚

          “要真正帮助一个地方脱贫,产业定位、科技指导、金融服务、产品销售一样都不能拉下。”作为专家团成员之一,挂职都拉乡副乡长告诉记者,下到基层之后,很多队员除了自己努力,其实也得到了原单位的大力配合与支持。就如同在冬荪产业的发展中,正是因为大家的合力支持,不仅实现了订单销售,还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,使受益农户达4500人,人均年增收8000元,昔日杂草丛生的荒山,变成了今日遍长宝贝的金山。

冬荪种植项目只是白云区专家团在帮助的众多产业中的一个缩影。两年的时间里,白云区专家团通过自己的努力,在该区推广农业新品种58个,解决农业技术难题138个,推广农业新技术35项,申请发明专利150项,培训农民8000人次,2017年实现精准扶贫10800余人,人均收入达5000元以上。

农业专家是科技人员,更有很多是党员。据介绍,在白云区专家团55名队员中,有25名是共产党员,其中科技副职就有6人。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更好推动帮扶一线工作,经过申请,白云区专家团获批成立临时党支部。

            “我们团是贵州80多个专家团中第一个成立临时党支部的团体。”白云区现代农业园区办副主任、专家团临时党支部书记告诉记者,临时党支部成立两年来,专家团在完成自己工作任务的同时,更主动参与到党的政策法规宣传、产业扶贫攻坚、微党课学习和慰问帮扶等工作中,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好评。

          “农业专家下基层,表面上看是帮助,其实是互助。”说这话的时候,队员杨玲有些激动。杨玲告诉记者,在与村民相处和交流的过程中,自己收获了太多,那份成就感与满足感,远远超出了自己所付出得辛苦,如果可以,她希望继续坚守那片土地,感受科技成果转化为强大生产力的无限荣光。

分享到:

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-凯发k8国际唯一/关于优乐果蔬/新闻中心/门店展示/人力资源/联系凯发k8国际唯一

凯发k8国际唯一 copyright © 2014-2018  皖icp备15015030号  安徽优乐果蔬配送有限公司 all rights reserved 凯发k8国际唯一的版权所有 凯发k8国际唯一的技术支持:

网站地图